電機/資訊/通訊科技曾新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講座教授致力於人工智慧及巨量資料技術研究,屢獲國內外重要獎項;並將研究成果落實於智慧醫療等產業應用,對我國相關領域之研究能量及產業競爭力有卓越貢獻。張世杰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教授...
以「為天地立心‧為生民立命」的得獎人科研與創作精神,做為本屆頒獎典禮的支點,典禮後特別安排由台灣設計研究院張基義院長主持、藝術大師江賢二(人文類獎得獎人)與公益平台嚴長壽總裁,以Salon對話方式,介紹江老師畢生純粹極致的創作與人文思維,藉...
「科文共裕」的設獎精神基金會成立之初即設立「東元科技獎」,獎勵對台灣科技研發有特殊貢獻的人士,同時藉以激勵科技研發創新的風氣。1999年起,有鑑於人文精神在科技發展的洪流中日益式微,為倡導科技人文均衡發展,本獎自第六屆起增設「人文類」獎;第...
凡中華民國國籍,不限性別、年齡,在電機/資訊/通訊科技、機械/淨零排放/環境科技、化工/材料科技、生醫/農業科技、人文類等五大領域中,對台灣社會具有具體之傑出貢獻或成就事蹟者為獎勵對象。科技類各獎項各評選乙名,人文類遴選乙名,決審成績如被推...
2003年起,基金會號召NPO、企業、個人組織策略聯盟,建置「傳習教育」的資源供需平台,說服各界以「認養」傳習經費的方式,攜手支持原住民傳統樂舞祭儀的文化傳承價值,以「資源」為基、以「專業」為輔,以「教育」為樁,扶持部落以「人」為本,以「文...
一、臺灣族群多元,原住民族群傳統文化傳承需要被關注根據原民會和內政部 2024 年 11 月的統計資料顯示,目前臺灣原住民計達 60.9 萬人,經認定的族群有十六族:阿美族、泰雅族、排灣族、布農族、卑南族、魯凱族、鄒族、賽夏族、達悟族、邵族...
一、每年持續扶持約158位傳習老師,39個原住民的傳習團隊,為部落營造永續發展的藝文生態環境,並承擔部落與族群文化復振、傳承的責任。二、每年至少訓練15-20個團隊擁有製作純粹且精彩的展演的專業能力與能量。三、每年預計支持十個族群約近3,0...
一、整合資源:募集傳習、展演、學習與數位典藏作業的經費等相關資源。二、建立團隊:說服部落及學校以「文化復振」為宗旨,建置傳習團隊。三、傳習教育: 扶持傳統歌謠舞蹈團隊,發展傳統歌謠教育。 扶持傳統舞蹈祭儀團隊,發展傳統舞蹈祭儀教育。 扶持...
樂舞技藝傳習計畫1. 傳統樂舞祭儀傳習計畫(34隊) 屏東縣青葉魯凱兒童歌謠團賽嘉排灣族生命禮記文化班 北葉Papuligu歌謠隊屏東縣泰武國小古謠隊 泰武國小木雕泰武古謠傳唱佳興老青古謠傳習...
為了促進傳習團隊積極地展開傳習計畫,2005年起辦理成果展演「驚嘆樂舞」,2010年起以劇場形式設計,激勵團隊挑戰專業的大型舞臺。經過二十年的鍛鍊,「驚嘆樂舞」的成果展演,不僅成為「驚嘆號」的核心計畫,純粹經典獨特的演出影音實錄、照片、相關...
1. 公益演出,經費由認養人及贊助單位支持。2. 活動完全免費,請索票者務必出席。3. 請於索票後7天內完成取票,並妥善保管,遺失無法重印票券4. 為確保索票者權益,索票後7天內未取票者將取消索票資格...
2025年「驚嘆樂舞」邁入第二十一年,並且再度於高雄衛武營歌劇院辦理,由六個原住民傳習團隊,展演排灣族、魯凱族、阿美族、卑南族、鄒族、賽德克等六個族群的傳統樂舞與祭儀。部分古謠由灣聲樂團的音樂總監李哲藝老師與音樂家,根據古謠人聲編曲,並賦予...